|
《红楼梦》中的陆良话(七)时间:2021-03-04 10:52:56 《红楼梦》中的陆良话(七) ——读书话陆良之一 太文 第一百零三回,“里头跟宝钗的人听见外头闹起来,赶着来瞧,恐怕周瑞家的吃亏,齐打伙的上去半劝半喝。”第一百零六回,“贾政说:‘老太太伤心,你们该劝解,怎么的齐打伙儿哭起来了?'”陆良老一辈爱说“打伙”,现在依然有人常说。以前在农村老家,经常听母亲和其他人说“打伙”,如,“一齐打伙去做。”有了吃的,会告诉孩子们“你们打伙吃吃,不要抢。”我一直想不明白“打伙”咋个写,为何这样说。看了《红楼梦》中的人们这样说,才明白。 第一百一十四回,“王仁道:‘你们是巴不得二奶奶死了,你们就好为王了。'”第一百一十五回,“只见秋纹进来说:‘外头老爷叫二爷呢。'宝玉巴不得一声,便走了。”当看到“巴不得”,我想,没有哪个陆良人不感到熟悉和亲切的。陆良人口头语中既说“巴不得”,为加强语气,也说“巴之不得”。这个词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前面所举的好多例句中就有了。 第一百一十六回,“(宝玉)便仗着胆子推门进去。满屋一瞧,并不见鸳鸯,里头只是黑漆漆的,心下害怕。”第一百一十九回,“看看到了出场(考场)日期,王夫人只盼着宝玉、贾兰回来,等到晌午,不见回来。”“仗着胆子”、“黑漆漆”、“晌午”,陆良人口语中常说的。“晌午”还有两层意思,如“都快晌午了,还不出工。”“快晌午了,我们回去吃晌午吧,吃了晌午再来干。”“晌午”、“吃晌午”,陆良人都知道。 《红楼梦》中有这么多与陆良方言相同的话,并且大都出自口语,你看了,是不是也觉得吃惊并且不可思议呢? 作为一个陆良人读来,小说中的人物说话,就像陆良人的口气,的的确确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挂在我们陆良人口头上的,不知在陆良人中传承了多少代。 这些用语,不一定是陆良方言所独有,也许其它地方也这么说。这不,南京人看了《红楼梦》,更是惊呼,小说中用了好多南京方言,并且还有人专门出了本书——《<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另有原因? 陆良人,主要是汉人,世代相传我们的祖先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大量汉人迁徙落籍陆良,是从明朝开始的,并且来自四面八方,不仅只是南京,陆良方言也融合和保留了多地的方言。 关于曹雪芹的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多数认为是金陵人。小说中的贾、王、薛、史四大家族都是来自金陵,也就是南京,小说中的人物言语自然夹杂着不少南京方言。哪小说中为何又有不少陆良方言呢?一种解释就是,曹雪芹《红楼梦》与南京和陆良都曾发生过某种联系。 我上面所列举的《红楼梦》里与陆良相同的方言口语中,也有部分是南京人认可的南京方言。那么,可否看出陆良人与南京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呢?又能否为陆良人寻“根”提供一点依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