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承】麒麟区彝族刺绣时间:2023-04-27 09:18:11 彝族刺绣俗称彝绣,主要流传于麒麟区东山镇拖古村。全村几乎都是彝族,村中祖祖辈辈都会刺绣,女孩往往在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到十四五岁就基本学成。该村彝绣手工艺文化底蕴深厚,培育了众多的民间艺人。 △彝族刺绣与服饰 成品的制作,妇女们在纸上画出玛楼花、山茶花、牡丹花、蝴蝶、方字块、虎头、老鹰等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本民族崇拜的图腾,裁剪出来粘贴在头饰、服饰、鞋子或其他饰品上,根据其外形特征用不同颜色的线绣出活灵活现的图案。彝绣主要用直绣、盘针、套针、稀针、拉绣等传统针法和滚针、游针、扇形针、回形针、纳锦等现代针法相结合,拖古村彝绣制品有公鸡帽、银饰短乡花衣、蝴蝶图案、马樱花绒球饰辍帽、银饰长绣花衣、火草乡花披布等,服饰有儿童装、青年装、老年装,手工精细,花色多样。拖古村彝绣具有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刺绣纹样和图案色彩丰富等特点而深受高端消费群体的喜爱。 △彝族刺绣合作社 拖古村彝绣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彝绣产品现已远销全国各地,为村民们增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彝族刺绣产品 2016年,麒麟区彝族刺绣制作技艺入选曲靖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