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承】宣威马褥子制作技艺时间:2023-05-13 09:15:08 马褥子是宣威市海岱镇的一种传统手工毛纺织品,主要集中在海岱镇东北面的文阁村,其主要产品有地毯、坐垫、床垫、车垫等。据《宣威县志稿》记载:“海岱马褥子制作最早始于海岱镇水坪村刘氏,自古以来就以母女相传、婆媳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纺线 △洗线 传统的马褥子一般是棉、麻、毛类的纺织品,主要配在马鞍上使用,乘坐舒适的同时起到装饰作用。其制作主要有纺线、洗线、染色、定色、晾晒、编织六个步骤,主原料是纯羊毛,辅以染料,制作工具是纺车、织架、剪刀等。先将羊毛纺成粗细均匀的毛线,洗净后拉直晒干,再经过染色后加入酸矾清洗定色,将毛线晾干,即可上架编织,整个过程全部是手工操作。马褥子的编织采用传统的栽绒方法,即在经纬线交织构成的毯基上,用手工绾结毛线后剪断线头,从而形成高出毯基的绒面,如同栽植上去一样。内在结构是双经双纬网状交织,栽绒的特点是毯基挺实,毯背耐磨,毯面弹性强而且牢固耐用,一件上好的马褥子可以用上百年。马褥子的编织图案大部分是传统的固定图案,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多为规则的几何图形或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花草。 △织彩线 马褥子制作技艺精湛,纹饰丰富,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能客观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及审美观念,对研究古代纺织技术、马帮文化有重要意义。 △织机上的马褥子半成品 2020年,马褥子制作技艺入选曲靖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