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爨文化 >>文化 >> 【文化传承】马龙火草纺织技艺
详细内容

【文化传承】马龙火草纺织技艺

时间:2023-05-15 10:23:44     【转载】   来自:《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爨网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横幅广告.jpg


横幅2.jpg



lwsc.jpg


tlgg.gif


rs.jpg

媒体整合:云南三红水西科技有限公司    

                    陆良其乐融融广告有限公司

广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顾问:保会阳律师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免费咨询:15108699922

 彝族“火草褂”纺织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南诏通记》记载:“南诏国民及彝族罗婺人喜采野生火草为衣,有火草布,草叶三四寸,蹋地而生。叶背有绵,取其端而抽之,成丝,织以为布,宽七寸许。以为可以为燧取火,故曰火草…”。天启《滇志》记载:“衣火草布,其草得于山中,缉而织之…”。这两个历史文献,证实了火草服饰流传年代久远,是彝族人民的主要传统服饰之一。在马龙区马鸣乡咨卡村,至今还传承着彝族火草纺织手工技艺,其系列产品有男女式火草褂、坎肩等。

△火草女褂

△火草男褂

  彝族火草褂,采自山野自然生长的火草,俗称“羊耳朵”,属菊科,撕下其背面的白绒,搓捻成线,纺织成衣。常见的男女式火草褂,色泽洁白,轻便耐磨,制作极费工时,需五大背箩火草叶、九道工序方能织出一件。其织布工艺古老,采用“踞织”方式,即把线头一端拴在桩上,另一端系在腰中,用木刀引经打纬而织,堪称最原始的纺织工艺。火草褂素雅而大方,全由火草绒线纺织而成,褂子正面和背面都没有图案。男式火草褂有布纽扣,镶青布边,无袖,前襟左右两衽缝制口袋。女式火草褂没有纽扣,不用青布镶边,无袖,胸前一块火草布,后背一块火草布,两侧腋下只有一个连接点,腰上用一围腰将其固定即可。火草褂是彝族人民爱情的信物,彝族青年人谈情说爱时,如果小姑娘愿意接受小伙子的求婚,就会送上一件火草褂和一双火草鞋,彝语称皮拉踏,小伙子接受了火草褂,就说明这桩婚姻定下来了。火草褂是不能轻易送人的,姑娘送火草褂时要有很多证人,如果小伙子接受了,就准备成亲事宜,结婚时,小伙子必须穿着这件火草褂,不然姑娘就不会出嫁。另外,彝族人不论是在喜庆佳节、婚嫁或走亲访友时都会穿上漂亮的火草褂。

△洗火草叶

△分离绒叶

△捻好的火草线

  彝族火草纺织技艺蕴含着云南彝族服饰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彝族服饰的瑰宝,是古代踞织技艺的活化石。

△火草纺织技艺传承人织火草布

  2009年,火草纺织技艺入选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户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