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爨文化 >>文化 >> 【文化视角】马文静|谈民间舞蹈作品审美的建构路径
详细内容

【文化视角】马文静|谈民间舞蹈作品审美的建构路径

时间:2023-11-15     【转载】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横幅广告.jpg


横幅2.jpg



lwsc.jpg


tlgg.gif


rs.jpg

媒体整合: 陆良其乐融融广告有限公司

广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顾问:保会阳律师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免费咨询:15108699922

 近日,“中国民间舞蹈语言体系构建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身体与技术、美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讨论,中国舞蹈艺术界多名专家参会,并在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宏阔而深远的视野当中,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构想和文化复兴的使命。

傣族舞蹈《嘎巴丽》

  “编导要有观察生活的能力、要观照现实和人文情怀。”研讨会上,国家一级编导、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四个一批”成就奖获得者马文静,依据自身多年经验,认为舞蹈作品的生命意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来。

傣族舞蹈《放飞》

  一、编导个人的艺术体验与体会

  许多编导应该注重体验的过程。尤其是年轻的编导拿着教材当宝,许多舞蹈作品就是课堂组合的舞台呈现。经过了再度转手,原本应该具有的鲜活的族群生命体验就会被消解,因为他不是你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获取的,你的感受是别人带给你的。

傣族舞蹈《雨林中》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些丰富且具有深度的艺术体验经历,会逐渐内化于心,成为你日后艺术创作的重要经验。我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长达20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了解了当地人们的性格和当地的文化。这些都让我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能够深入把握到作品应该呈现出的生命意蕴,并通过恰当的动作与情感呈现出来,由此创作出了景颇族舞蹈《出征》《欢笑的银铃》《景颇男儿》,以及傣族舞蹈《水之歌》《雨林中》《嘎巴丽》《放飞》等作品。这些作品将我在德宏州的所感、所思与所想,透过舞动的肢体呈现出来,传递出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傣族舞蹈《景颇男儿》

  二、编导的艺术审美

  在注重艺术体验的过程中,需要编导具有的审美眼光与心理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创作的彝族女子独舞《蜻蜓》,灵感就是来自我去彝族地区采风路程中的生活发现。当时我们去红河州观看老艺人跳烟盒舞,在异龙湖边,我发现有许多的红蜻蜓被淤泥粘住翅膀,但是它还在奋力振翅,想要挣脱淤泥。我被蜻蜓顽强的生命力所触动,萌发了编创一个舞蹈作品的冲动。当时又恰好碰到了昆明市艺校的学生王亚男,她做的乌龙绞柱接翻身踢后腿这个动作又让我联想到了蜻蜓的这个形象,于是《蜻蜓》就诞生了。

  这些都是在生活体验过程中对于细微之处的用心捕捉,需要创作者具有这样的视角,能够捕捉到生活当中的“点”,并且具备将这些“点”与艺术形象相联系的“心境”,才能够创作出具有价值与内涵的艺术形象。

彝族女子独舞《蜻蜓》

  三、舞蹈作品的主题与立意

  民族舞蹈作品所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还应该赋予其一定的主体与立意。《蜻蜓》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单单对“蜻蜓”形象的刻画,而是对它这种顽强生命力的赞扬,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不应该局限在莺莺燕燕之中,而是要有观照生活,观照国家,将个人的艺术创作放置在国家大的文化语境之中的意识。要有人文情怀,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舞蹈语言,生动的舞蹈形象,真挚的生命意蕴传达,再加上具有个性与格局的主题与立意切入,才能建构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审美范式。

  作为根植在民间语境之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其艺术作品的创作依然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深入生活,充分依靠体验,形成艺术创作的经验;应该与人民相关联的,感受人民所感受的,体验人民所体验的,将民间舞蹈创作的审美方式建构在中国广袤的民间沃土之上,把舞蹈写在大地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一代孔雀舞王毛相  网络图

  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审美体现在舞蹈语言的使用上,舞蹈形象的刻画上,以及舞蹈生命意蕴的传达上。一部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舞蹈语言塑造舞蹈形象,而舞蹈形象又能够恰如其分的传递出舞蹈的生命意蕴。这里所指的“生命意蕴”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一种生动的形象,是“活的形象”,是“接地气”的艺术形象,是与民族文化与族群生命体验相通的形象。

  傣族民间舞蹈大师毛相的傣族舞蹈之所以具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就是因为他的舞蹈是灵动富有生气的,体现出了孔雀的艺术形象,还传达出了傣族人民与孔雀、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傣族人民的族群生命体验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毛相舞动时的手腕、眼神等所传递出来的细节,都是根植在云南这片神奇的沃土之上的,所以他的舞蹈语言生发出一种勃勃的生机。正因如此,我的傣族民间舞蹈传习教材当中,就有一个《头眼组合》,其中的许多动作就是这种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形象捕捉。并且,我强调了这些动作的“气息”,让这些动作更具生命力和风格性,体现出了傣族舞蹈的生命意蕴。

来源:滇云艺海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户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