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拼经济促发展的施工队长——宁自祥时间:2023-11-15 16:55:31 2016年,陆良县板桥镇鱼塘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2022年底,鱼塘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5万元。在鱼塘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宁自祥的眼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跑出的“加速度”与“高效率”,源于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带来的新动能。 “今天召集大家,开一个工作例会,主要有四项重点工作......”在板桥镇鱼塘村会议室内,宁自祥正在组织召开每周例会,传达上级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安排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扎根基层的村干部,宁自祥是“领头雁”,他带领着班子和队伍,以团结为根本,群众为基础、服务为宗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各项工作推进情况,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鱼塘村委会地处板桥镇东北方,2016年鱼塘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宁自祥上任以来,针对鱼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群众增收困难的现状,他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带领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村情,采取有效措施,谋项目、跑企业、解难题、强服务,成功引进杰德渔业有限公司入驻。然而,在项目启动之初就遇到了难题。“在整个项目落地之前,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征收问题,我和村两委班子入户、召集到组长家,交心谈心,把项目落地在鱼塘的好处、优势与他们交流,争取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也积极跟上级相关部门汇报,配套政策、土地设施农业审批等方面,争取了很大的帮助,圆满地促进了项目落地。”宁自祥介绍说。 这是陆良首个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年产鱼量达1000余吨,每年可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企业与鱼塘村签署互惠协议,鱼塘村以土地入股,每年享受企业红利分红。同时,企业帮助村集体在蒋家塘发展高端鱼养殖,养殖面积300亩。企业的“鱼”加上村集体养殖的“鱼”,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宁自祥说:“杰德渔业每年提供30万尾鱼给我们鱼塘村委会,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尾水,饲料一点不投,零成本,然后他们保障每年提供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扩展了大闸蟹、甲鱼养殖,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0万元左右。” 为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宁自祥还引进陆良县润诺经贸有限公司,建成蔬菜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基地,村集体占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让传统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宁自祥以昌源种养殖业合作社为载体,规范管理农户土地流转,通过集中管理、规范培训,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全村务工收入达150万元,全村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我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来这里上班,工资一个月3000,在这里离家很近,感觉现在村子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生活比较幸福”。村民陈菲菲提到村子的变化,满脸笑容。 在宁自祥的带领下,鱼塘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形式,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农民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了全村群众的集体增收,乡村振兴成果全民共享。2022年底,鱼塘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5万元。 宁自祥表示:“ 下一步,我将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实干实绩,让老百姓受益更多,产业发展更快,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记者:陆子澄 卢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