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爨文化 >>爨文化 >> 刘明龙:《爨宝子碑》考证,爨宝子的去世令人痛彻心扉!
详细内容

刘明龙:《爨宝子碑》考证,爨宝子的去世令人痛彻心扉!

时间:2017-07-03     作者:刘明龙【转载】   来自:中国好青年--中国爨网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横幅广告.jpg


横幅2.jpg



lwsc.jpg


tlgg.gif


rs.jpg

媒体整合: 陆良其乐融融广告有限公司

广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顾问:保会阳律师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免费咨询:15108699922

fdc.jpg

 

作者:刘明龙,云南曲靖一中毕业。

《爨宝子碑》作为书法国宝现存于云南省曲靖一中,爨宝子碑之神秘犹如断臂之维纳斯,引起无限遐想,因此笔者对《爨宝子碑》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了个人思考。经过笔者考证,得出以下结论和推测:

 

1.爨宝子碑碑文作者应该是杨磐,书者很有可能是孟慎。

2.石碑曾经用来压制豆腐,并无此事。

3.爨氏陵墓没有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分散在各地,而且早已被毁。

4.爨宝子的丧事是由爨宝子的下属官吏出面办理,爨氏家族居于后面。

5.爨宝子英年早逝,早夭者丧礼从简,所以爨宝子碑的规格不宜过于华丽,简陋为上,因此爨宝子碑比起爨龙颜碑要小得多,简朴得多。

6.爨氏家族和爨宝子的下属虽然思恋爨宝子,但因其早夭,有所嫌弃。

 

我们在考证以上问题的时候需要带着三条原则,犹如三盏明灯:

1.按照礼法,早夭者丧礼从简。

2.地位越是尊贵,墓碑规格越高。

3.年纪越长,越是尊贵。

 

第一:石碑并没用来压制豆腐

 

关于《爨宝子碑》的发现,流行的说法是曲靖越州杨旗田村一位老农犁地的时候发现了石碑,于是抬回家压制豆腐。当时曲靖知府邓尔恒买豆腐时候,发现豆腐上有字迹,大为惊讶,于是顺藤摸瓜找了爨宝子碑。按照这种说法,老农挖到爨宝子碑和邓尔恒发现碑刻的时间差不应该太长,但是据邓尔恒记载“乾隆戊戌已出土”,也就是在1778年已经出土,而邓尔恒1852年发现爨碑,中间相隔了74年,中间很难说压豆腐压了74年。再看邓尔恒为爨碑写的跋:

 

“碑在郡南七十里杨旗田,乾隆戊戌已出土。新通志载而不祥。近重修南宁县志,搜集金石遗文始获焉,遂移置城中武侯祠。”

 

邓尔恒是在重修南宁县志的时候,看到县志里的金石部分文章,按图索骥才找到了爨碑。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爨碑被老农发现,并用来压制豆腐属于民间传谣,并不可信。邓尔恒是从南宁县志中获得线索,才找到了爨碑。而县志之前已经有所记录,也就是说爨碑在此之前就已经发现,而且是县里的重要文物,所以被收录在县志里,只是因为名声不扬,没被更多人知道而已。这样1778年出土也就得到合理解释了。

  

第二:爨氏陵墓分散各地,而且早已被毁

 

爨氏从蜀汉成为南中大姓,到南诏灭爨,中间经历了400余年,可谓名门望族,声名显赫,应该有其陵墓。从爨宝子碑记载宝子是“建宁同乐人也”,而爨龙颜碑也记载爨龙颜是建宁同乐人,就是今天的陆良,因此基本可以确定,爨氏家族就在今天的陆良境内。但有趣的是,爨龙颜碑是在陆良发现的,而爨宝子碑是在曲靖越州发现的,因此我们可以猜测,爨氏家族的陵墓是分散的,并没有居于一地。当然会不会因为爨宝子是早夭而亡,不能进入祖坟,这需要进一步讨论。今日在云南曲靖一地也存有这样的风俗,早夭者不得进入祖坟。

 

目前曲靖市内并没有发现爨氏家族陵墓,而且年代已经1300多年,两块爨碑都流落民间,因此可以推测,爨氏家族陵墓早已被毁。

 

第三:爨宝子碑碑文作者应该是杨磐,书者很有可能是孟慎

 

关于爨宝子碑碑文作者、书者目前难以考察,尚无定论。但从爨宝子的地位(太守),以及爨氏家族的权势来看,碑文的作者书家绝不是当时的普通工匠,而且文章写得优美高雅,辞藻华丽,绝非普通人士所能写,应该是当时建宁州府中的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人所写。笔者做一下推测论证。

 

1.从爨龙颜碑碑文最末尾句子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可以看出爨龙颜的墓碑是当时州府的主簿杜苌子监督建造,而文章是爨道庆所作。爨道庆应该是爨氏家族成员,而且按照惯例,碑文一般是由德高望重之人来写,爨道庆应该是爨氏家族有声望的人。而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相距53年,这中间的立碑传统应该不会有特别大改变。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爨宝子的碑应该是由官府和爨氏家族所建,作者不是来自官府就是来自爨氏家族。

 

2.但我们排除是爨氏家族成员所写。爨宝子碑的碑文一直在歌颂爨宝子的才华美德,口吻是一个比爨宝子地位要低的人,绝不可能是爨氏家族成员,要知道爨宝子23岁去世,爨氏家族中大部分人都比爨宝子年纪要大,古代讲求礼法,兄长为大,兄长基本不可能以近乎“拍马屁”的口吻来赞美爨宝子,而比爨宝子小的人,几乎不可能写出如此辞藻华丽的文章。因此我们排除文章作者不可能是爨氏家族成员。因此只能是建宁州府的官员所写,而且这些官员都是爨宝子下属。口吻赞美也就合乎情理。

 

3.爨宝子碑最下面有一排官员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测作者书者很大概率来自这些官员中。经查,第一个官员就是主簿杨磐,主簿在魏晋时期掌管文书,擅长写文,爨宝子是地方诸侯,所以碑文肯定要由重要人物来写,因此作为爨宝子的下属,主簿当然是首选。所以可以确定杨磐操刀此文的概率最大,即使不是杨磐亲笔所写,那也一定经过杨磐亲自审定。而第二位官员录事孟慎,录事就是记录文书的官员,因此需要有较高的书写水平,因此很有可能是孟慎书写的碑文。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还有两个书佐也参与这次丧礼,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位书佐所写。还要注意一点最后的官员威仪,威仪是道教里面履行仪式的官员,爨宝子是否是道教徒值得思考,魏晋时期确实流行道教。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很大程度上是杨磐,而书者有可能是孟慎。


g8.jpg

爨宝子碑最后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勾画出的四个人

 

第四:州府、爨氏家族对爨宝子去世的隐微看法

 

按照钱穆先生说,在秦朝以前,政府公私不分,政府就是一家一姓的,公私混合在一起。到了两汉魏晋,政府分为内朝外朝,于是公私开始有所划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公私划分也不十分明显,魏晋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公家的政府基本变为世家大族的私有物。爨氏家族迁入南中,成为当地显赫家族,爨氏可以世袭建宁郡太守一职,所以爨宝子以小小年纪就等上太守职位。可以看到在建宁这个地方,爨氏和州府之间有很大的重叠性,也就是爨氏人可能会认为建宁就是爨氏的私产。因此爨宝子去世后,谁来办理这个丧事,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州府肯定是要操办此事的,而爨氏家族出多大的面,则隐含着很多微妙感情在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爨宝子碑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文400字。而爨龙颜碑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 927可以看出爨宝子碑只是爨龙颜碑大小的一半。而且爨宝子碑没有碑首,而爨龙颜碑是螭首,碑首有两条龙,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从碑的形制可以看出爨宝子碑比起爨龙颜碑要简朴寒酸得多。


m1.jpg

此图为爨宝子碑复制品,看,没有碑首,较为简陋


m2.jpg

此图为爨龙颜碑复制品,看最上面碑首有两条龙,富丽堂皇,规格很高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爨宝子早年去世,按照礼法,葬礼从简。而爨龙颜很高岁数才去世,所以墓碑规格就更高。爨氏家族并没有派族人为爨宝子写碑文,一方面是爨宝子太小,年长者不适合写,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爨氏家族并不想大张声势的操办此事,甚至没有主要参与此事,而是交由官府来办理。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爨氏家族认为爨宝子早夭而逝,怀有芥蒂,甚至认为不祥,不宜亲自出面办理。而爨龙颜的葬礼则由爨氏亲自出面。而我们发现作者、书者都没有署名,笔者猜测是官员认为爨宝子早逝,不祥,不宜把自己名字写上,所以草草的写了一排官员名字了事。

 

第五:爨宝子的去世令人痛彻心扉

 

在笔者考证的过程中,感觉爨宝子的去世,让人忧伤而又痛彻心扉。爨宝子23岁前就做了宁州的主簿、治中、别驾,被举为秀才,最后担任了本郡的太守。可谓年轻有为,应该是一位相当有才华才干的人,但不幸去世,碑文中也是异常的悲伤而感慨,我们来读一下翻译出来的颂词:

 

高峻伟岸的山岳孕育着精英,宽广雄阔的大海散发着祥光。

尊敬的君侯啊!降生时你凤鸣锵锵。

你才二十三岁,仁爱便被四方传扬。

你像鹤鸣在阴,和者甚广;你像龙腾于渊,美名流芳。

宫墙虽高数仞,你一样入门升堂,勤学有方。

你的人品如花一样一样浓烈馥郁,你的才华似白云一样飘逸飞扬。

你是鸿雁志在千里,你是龙凤飞腾高翔。

展翅搏击,直上九霄,你对大晋皇上忠心不二。

在鸾和声中进入朝堂;你也有濯缨沧浪的隐逸思想。

百姓们来拜谒你就如同子女拜谒父母。为了家乡父老你四处收揽贤才。

你知道,如按驭马的做法压制人才,哪能体现出擒和放的道理。

你按等级地位的高下和才能大小,任用僚属,整顿治理着本邦。

你志向远大,事业方兴,但你明哲廉让。

人们祝福你,愿你像南山一样福寿永昌。

可是谁想到,你享年不久,一病而亡。

苍天何不保佑你?反而戕杀人间忠良!

你秉承圣贤的天姿,怎奈生命不能久长。

自然,人的生命不有像金石那样坚强,盛衰死因是固有的现象。

你虽然死了,不论在地府还是在天堂,与你携手往来的是孔子的门徒颜回和子张。

啊!圣贤知命无私,你像鱼类将死把江湖相忘一样,把这个尘世永远遗忘。

人们祭奠你时叹息不已,眼前不时呈现出你的音容笑貌。

人们永远思念你的情意,每想到此,既伤情、悲恸,又慷慨激昂。

你像郭林宗那样,人去了,英名却在身后永远传扬。

于是写下这篇祭文,把它作为百姓怀念父母官的“甘棠”。

唉,多么痛心哀伤!

 

颂词真可谓深情款款,痛彻心扉。我们可以读出爨宝子的下属对他一片深情,而百姓也深情的思恋他。但是令人更加忧伤的是,按照礼法,不管是谁,只要早逝,葬礼一切从简,因此我们隐约的感受到爨氏家族和爨宝子下属对他的英年早逝虽然感到悲叹,但也有一丝的嫌弃在里面,所以整个葬礼给人感觉草草了事。我看了以后也是无尽的悲痛叹息啊!

 



另外还是向曲靖一中李晶校长转达我的建议:


我郑重的向曲靖一中李晶校长提出建议,建议在曲靖一中开设一门选修课:《爨宝子碑》书法与文学赏析课,以让曲靖一中老师、学子有机会背诵碑文,并且能写出一些爨体字。当今之时,第一流之中学必要有第一流之独特文化,曲靖一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李校长何不借此良机,开设新课,嘉惠于后学呢。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户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