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荣传
生于河南洛阳宜阳县后庄约公元1398-1460年,祖籍西岳华阴县南园村人。其祖先在元末明初公元1300年左右间,因战乱东迁。世居宜邑后庄,先祖孤身来到宜阳后庄栖身于赵氏,做了赵氏上门女婿。赵氏无子,入赵家将赵氏双亲养老送终,自此“爨”在宜阳扎下根基。七百年来,爨氏每年清明节、寒食节,上坟祭祖前,先到赵坟祭奠,已成惯例。
其父生有两个儿子,长子爨教、次子爨荣。爨荣因在明朝正统六年(公元1441)宜阳、洛阳、洛宁三县大饥荒,捐粟粟二千一百石以赈饥民。此举皇上明英宗朱祁镇大为感动,皇封爨荣为义士。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编修的《宜阳县志》二、五卷《人物、义烈》中记载。圣旨云,国家施仁善民为首尔,能出杂粮二千一百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赐勒奖论荣以羊酒,旌为义士,仍免本户杂迅差役,数世尚允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雍正七年并在其宜阳县文庙设位供奉。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间,知县纪汝青,在后庄村爨氏家庙门口,古官道路边建有“纶音褒羲”石坊.圣旨悬于其上,凡过往文武百官皆驻足参拜,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兴盛数百年。又经知府袁锭,同知王瓒,通判薛慎,县丞黄宗,主薄罗有闻,典史曹震,同赞辞曰:荣归故乡,华阴南园,适因兵变,孤身东迁,旅栖于赵族,结姻授产,甫及二世,田连千陌,富户讳荣,明敏不凡,时值饥荒,百姓食艰,嗷嗷待哺,荣心侧怜,一承朕命,输粟二千,救活甚众,宜民安然,有司以闻,靳赐瑶天,旌为义士,仍赐优免,当时仁厚,众口交谈,援及至今,佥斯源源,多士充痒,后生翩翩,仁者有后,天遵好还,隐德休征,于此显然,铭刻在石,亿兆永传。该坊青石建筑,古朴庄严,高五米,四柱三门,雕刻精美,名人书丹,可惜已毁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清朝雍正七年并在其宜阳县文庙设位供奉。现存在祖陵爨荣墓前留有两通石刻,上刻明朝知县纪汝青赠对联一副:
捐粟活饥民光沐天恩褒义德
植槐昌世泽衍看甲科振乔门
公元1993族人再续家谱,统计人口2800人,分布在河南省五县十四个村。2008年1月通过族人不懈努力申报。现爨荣墓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文物明朝石刻对联一副,清朝石刻数件和1993年所建碑亭一座。





宜阳境内文保单位明朝捐粟义绅爨荣墓遭厄运
爨荣因在明朝正统六年(公元1441)宜阳、洛阳、洛宁三县大饥荒,捐粟粟二千一百石以赈饥民。
此举皇上明英宗朱祁镇大为感动,皇封爨荣为义士。
现爨荣墓为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文物明朝石刻对联一副,清朝石刻数件和1993年所建碑亭一座。
宜阳县人民医院新址位于宜阳县锦屏镇后庄村境内,将爨荣墓包含在内(文物保护范围,南北120米,东西76米)
县医院施工管理人员目无法纪,于2011年元月十七日深夜将四座明清墓碑用铲车推毁,并在保护范围内倾倒建筑用土,占用大部分文物用地!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烈要求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恢复文物原貌。
